你知道炎上救火三劍客:甘草 x 南非醉茄 x 魚油 EPA

但你真的了解誰在打哪一條「發炎路徑」?

這邊是我幫你整理的表格

重點甘草萃取(Glycyrrhizin/Glycyrrhetinic Acid)南非醉茄(Ashwagandha,又稱印度人蔘)魚油 EPA(Eicosapentaenoic Acid)
主要抗發炎位點1. 阻斷 HMGB1–TLR4 訊號
2. 抑制 NF‑κB、IL‑1β、TNF‑α 釋放
3. 降低活性氧 (ROS) 生成
1. Withanolides / Withaferin A 抑制 NF‑κB、JNK、p38 MAPK
2. 調降 IL‑6、TNF‑α
3. 間接降皮質醇 → 壓力性發炎↓
1. 與花生四烯酸競爭,生成「3系列前列腺素
2. 轉化為 Resolvins E 族 → 促進「炎症終結」
3. 啟動 GPR120 / PPAR‑γ 抑制 NF‑κB
臨床實證亮點● 系統性回顧指出在潰瘍性大腸炎模型可顯著降低組織 IL‑6、TNF‑α【​MDPI● 8 個月前發表的綜述顯示,補充 400‑600 mg/天可降低 CRP、IL‑6,並改善血管內皮功能【​MDPI● 2024 年 meta‑analysis(68,680 人)EPA/DHA 補充平均降 CRP 0.40 mg/L【​ScienceDirect
起效節奏較快——30 min 內即可抑制急性 TNF‑α 反應(動物、細胞)中速——需連續補充 ≥4 週才在臨床看到 CRP 明顯下滑慢而持久——血中 EPA 建庫約 2‑3 週,後續轉化 resolvin 穩定抗發炎
加分題抗氧化、潤喉、保肝適應原:同時穩定情緒、睡眠心血管保護、降三酸甘油酯
地雷與禁忌● 高劑量 >100 mg glycyrrhizin/天 → 抑制 11β‑HSD2,偽性醛固酮症、血壓上升【​BioMed Central● 近兩年多起肝毒性個案,FSA 已發布警示【​SciSpace● >4 g/天純 EPA 可能使出血風險相對增 50 %(絕對增 0.6 %)【​美國心臟協會期刊

 

 

1️⃣ 甘草萃取——古早仙草,現代「TLR4 斷電器」


• 核心活性:glycyrrhizin / glycyrrhetinic acid。能「卡位」HMGB1 與 TLR4,讓發炎訊號過不去,並直接壓低 NF‑κB 火力,連 ROS 也一起滅火。體外實驗 30 分鐘就看到 TNF‑α 下降,速度像你手機關背景程式那麼快。
• 使用情境:想迅速安撫「爆衝型」局部發炎(嗓子腫痛、腸胃黏膜紅腫)蠻適合。
• 疑點/副作用:吃太猛可能變成「鹽巴人」——水腫、高血壓、低血鉀,全因偽性醛固酮效應。高血壓族、腎臟疾患族要悠著點。

 

2️⃣ 南非醉茄——低調的「情緒調壓器」兼抗炎


• 核心活性:withanolides(尤其 withaferin A)。不只阻 NF‑κB,也能降 MAPK 三兄弟 (JNK/p38/ERK),再順手把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敲低。壓力連動的慢性低度發炎(睡不好、腦霧、肌肉痠痛)特別有感。
• 臨床眉角:人試驗 4–8 週可見 CRP、IL‑6 下滑,同時失眠分數下降。
• 疑點/副作用:2024 年開始有零星肝傷害案例,FSA 直接跳出來示警;甲狀腺亢進、自體免疫、孕婦也建議迴避或醫師監控。

 

3️⃣ 魚油 EPA——「炎症落幕導演」


• 核心活性:EPA 本尊 + 轉生的 resolvin E1/E2。先在前線跟 AA 搶酵素,讓「3 系列」前列腺素(溫和派)取代「2 系列」的壞脾氣;後段又生成 resolvin,直接把戰場收尾、指揮巨噬細胞掃屍體。
• 臨床眉角:每天 1–2 g EPA + DHA 就能在三週內讓 CRP、IL‑6 滑降;大規模前瞻隊列更看到心血管硬事件下降。
• 疑點/副作用:超高劑量 (>4 g EPA) 才明顯拉高出血風險,日常飲食+一般魚油 1–2 g 大多安全。

 

🚑 怎麼選?給不同情境的小抄

 

你是哪種「火」 建議首選 搭配思路


喉嚨發炎、腸胃急性紅腫要快滅火 甘草萃取 50‑75 mg glycyrrhizin/次 × 3 加少量 EPA (≈500 mg) 改善局部血流


壓力破表、睡眠爛、全身痠痛 南非醉茄 300‑600 mg withanolides/天 EPA 1 g + 鎂、B 群;甘草量則控制低


代謝型慢性低度發炎(高 TG、關節微痛) EPA 1‑2 g/天 + DHA 加入低劑量南非醉茄 → 抗壓 + 抗炎雙修

 

小提醒:
1. 三者彼此機制互補,協同>相殺,重點是別超過建議劑量。
2. 若正在用抗凝血藥、利尿劑、肝臟負荷高,請先跟專業醫療人員討論。
3. 本文為營養資訊分享,不取代診斷與處方。

 

 

結論🌊 
• 「低劑量複方」 正紅——利用不同路徑小劑量堆疊,避開單一高劑量副作用。
• 腸道系統性發炎雙向調節——EPA 透過改變腸道脂質譜;甘草與南非醉茄開始被研究與益生菌共配方。
• 專利化標靶萃取——把 withaferin A / glycyrrhetinic acid / resolvin 前驅濃度標定,講求「定量」而非吶喊「高含量」。

 

用一句台語來說:「見血本事毋免大聲,成分對位 最實在!」
 

在我的保健食品中,永遠火不燒人、錢不亂花。最有感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