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
  1. 血清素與皮質醇是什麼?
  2. 情緒、壓力與進食行為之間的連結
  3. 為什麼壓力會導致肥胖?
  4. 血清素不足與「快樂感」缺口
  5. 皮質醇過高與脂肪囤積的關係
  6. 壓力性進食的生理與心理循環
  7. 常見壓力性進食的表現與誘因
  8. 如何從生活習慣調節血清素與皮質醇
  9. 飲食營養對神經傳導與壓力代謝的作用
  10. 品牌觀點:如何透過保健方案支持壓力管理與體態控制

 


一、血清素與皮質醇是什麼?

 

血清素(Serotonin)

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,主要存在於大腦與腸道,被稱為「快樂荷爾蒙」,負責情緒穩定、睡眠品質、食慾控制等多重功能。約90% 的血清素在腸道產生,與飲食和腸道菌相息息相關。

皮質醇(Cortisol)

皮質醇則是一種壓力荷爾蒙,由腎上腺分泌,在遇到壓力或威脅時分泌量會上升,讓身體進入「戰或逃」狀態。短期有助應對壓力,長期過高則會造成脂肪囤積、肌肉流失、情緒波動等問題。

 


二、情緒、壓力與進食行為之間的連結

根據心理學與神經生物學研究,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進食慾望與偏好。當人處於高壓、焦慮或抑鬱狀態時,容易產生「壓力性進食」(Emotional Eating)的行為,尤其偏好高糖、高脂肪的食物。

這是因為:

  • 壓力 → 增加皮質醇 → 提高食慾與脂肪儲存傾向
  • 情緒低落 → 血清素低下 → 渴望快速增加快感的碳水化合物

這種行為雖短暫舒緩壓力,卻可能導致長期體重增加與代謝惡化。

 

 


三、為什麼壓力會導致肥胖?

 

長期壓力會誘發皮質醇持續過高,進而:

  • 刺激胰島素分泌,使血糖波動劇烈,增加飢餓感
  • 改變脂肪代謝傾向,優先儲存於腹部內臟
  • 抑制瘦體素(Leptin)與升高飢餓素(Ghrelin),使食慾失控
  • 減少日常活動意願,影響基礎代謝率(BMR)

研究顯示,慢性高壓個體比一般人更易產生脂肪堆積,特別是內臟脂肪,與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的風險密切相關。


四、血清素不足與「快樂感」缺口

 

當血清素低下,會產生情緒低落、憂鬱、易怒、焦慮等問題,進而導致情緒性進食循環。尤其在壓力大或女性生理週期變動期間,更容易出現:

  • 對糖分、澱粉的強烈渴望
  • 晚上報復性暴食
  • 無意識攝取零食或甜食

這是因為高GI食物可迅速刺激胰島素釋放,促進色胺酸進入腦部,短暫提升血清素,讓人「覺得快樂」,但也會進一步養成進食依賴性

 


五、皮質醇過高與脂肪囤積的關係

皮質醇不只促進食慾,更會:

  • 抑制蛋白質合成 → 減少肌肉,基礎代謝下降
  • 優先刺激脂肪儲存在腰腹部 → 中廣型肥胖
  • 阻礙甲狀腺功能 → 降低代謝速率
  • 增加水腫與體液滯留 → 體重攀升、外觀浮腫

高皮質醇的身體環境等於是一台儲存脂肪的「超級機器」。

 


六、壓力性進食的惡性循環

 

壓力 → 皮質醇升高 → 食慾大增 → 暴食 → 血糖震盪 → 情緒低落 → 血清素低下 → 再次進食 → 體重上升 → 自責焦慮 → 壓力更大……

這是一個典型的「壓力肥胖循環」,需要從荷爾蒙、營養、生活習慣三方面同步介入才能有效改善。

 


七、常見壓力性進食行為

  • 突然暴飲暴食,尤其甜點、炸物
  • 覺得不吃點東西就無法安撫情緒
  • 每天晚上「報復性進食」
  • 吃東西變成逃避壓力的方式
  • 吃完有罪惡感,卻控制不住下次再犯

若你有上述3項以上的情況,建議開始關注自身的情緒與壓力源。


八、如何自然調節血清素與皮質醇?

 

✅ 提升血清素的方法:

  • 攝取含色胺酸的食物:例如香蕉、豆類、堅果、雞蛋、魚
  • 補充草本萃取物:例如南非醉茄、甘草和番紅花等有助於血清素濃度
  • 規律運動:尤其是有氧運動能刺激血清素釋放
  • 日照曝曬:每日接觸太陽15分鐘可自然提升快樂荷爾蒙
  • 良好睡眠:深層睡眠能平衡神經傳導物質
  •  

降低皮質醇的生活習慣:

  • 冥想、呼吸練習:放慢呼吸,降低中樞神經過度活化
  • 控制咖啡因攝取:過量咖啡會刺激皮質醇分泌
  • 設計放鬆儀式:如泡澡、閱讀、聽音樂
  • 補充B群與鎂:這兩者對抗壓力與神經調節功能密不可分

 

 


九、飲食與營養的關鍵角色

除了心理與生活習慣,營養素的支持對情緒穩定與代謝管理同樣重要。常見對血清素與皮質醇有幫助的營養成分包括:

成分功能說明
色胺酸血清素的前驅物,參與快樂與安定感建立
維生素B6/B12神經傳導物質合成必需,有助緩解疲勞與焦慮感
放鬆神經、穩定情緒、抑制皮質醇過高
促進神經傳導與內分泌調節,與情緒平衡相關
L-茶胺酸幫助放鬆心情、降低焦慮、穩定精神狀態

 


十、用保健方案支持壓力管理與體態控制

身為身心平衡倡導者,我們相信現代人不應只是「瘦下來」,而是要「從壓力中找回身體的自主性與穩定」。因此,我們推薦結合下列概念的保健策略:

  1. 雙重支持配方:含有助眠與情緒放鬆的天然草本(如番紅花、南非醉茄)+ 穩定神經的營養素(B1、B2、B12)
  2. 日夜分段設計:日間補充抗壓成分,夜間幫助放鬆入眠與修復
  3. 搭配情緒日記與運動追蹤:建立「覺察→調整→改善」的正循環

     


瘦身與情緒,從「內分泌平衡」開始

情緒、壓力、食慾與體重看似獨立,其實環環相扣。透過了解血清素與皮質醇的作用,我們可以更科學地理解自己的身體與情緒,從而建立不依賴暴食、不陷入自責的健康關係。

身心的改變,從每天的一點一滴開始。現在,就是你重啟平衡的最佳時機。